学校微博 联系我们
您的当前位置福州三山培训学校 > 学  苑 > 家长沙龙 > 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

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

2018-12-08 15:3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未知点击:



爱心奉献也需要智慧,需要先在道理上明白,才能转化为行动。人与人之所以要互相帮助,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强项,也都有弱点,这世界没有谁能包打天下。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,将心比心,才能在心理上真正去帮助他人,也才能真正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。让付出更坦然,让奉献更真诚。

哲学家和船夫

为他人付出爱心,不能仅仅建立在可怜对方的基础上。可怜不是爱,可怜他人是居高临下的施舍。爱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,在人格上与他人平等。而要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,就需要看到人与人的差异,更看到人各有长处。如果用鄙夷的心态去看待他人,是难以付出真爱的。

有这样一则故事很有哲理,它告诉我们,人各有所长,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:

一位哲学家与一个船夫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对话。

“你懂哲学吗?”哲学家高傲地问。

“不懂。”船夫说。

“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。”哲学家说。

“你懂数学吗?”哲学家又问。

“不懂。”船夫老实地回答。

“那你失去了80%的生命。”哲学家又说。

突然,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,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。

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,船夫问哲学家:

“你会游泳吗?”

“不……会……”哲学家有气无力地说。

“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。”

在这个故事中,哲学家和船夫谁更有本领?我们很难判断,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,关键要看用在什么领域。在哲学领域,哲学家是行家;在水的世界,船夫才是行家。父母要多给孩子读些这样的小故事,或者多和孩子讨论类似的问题,多提供机会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,即使是那些贫穷的人、落后的人、生病的人、残疾的人,他们虽然在地位上、金钱上、身体上、智力上与他人有差异,但在人格上与他人是平等的。只有认识到人与人是平等的,人人都是有尊严的,我们在帮助他人时才会心甘情愿,才能真正快乐。

换位思考感受他人的处境

换位思考能力就是想象他人的想法和感觉的能力。它影响儿童大量不同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,包括参与交流的技能,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,自我概念和自尊心,对人的理解和意图推测等。儿童换位思考的能力随年龄而发展的。3到6岁,孩子认为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想法,但两者常常有混淆;4岁到9岁,孩子认为不同观念是有可能的,因为人们接受不同的社会信息;7岁到12岁,孩子能“踏着别人的脚印”寻思别人的的想法、感情和行为,他们也认为别人能这么做;10岁到15岁,孩子能站在两人之外想象,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考虑自己和别人的想法;14岁到成年,他们认识到旁观者的看法会受社会角度、社会价值观的影响。

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将帮助他们感受别人的处境,促使他们更好地与别人交往或者去帮助别人。换位思考能力强的人往往能表现出更多的移情和同情,也更善于主动去帮助他人。移情,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能力,指在人际交往中,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。当个体感知到对方的某些情绪时,他自己也能体验到到相应的情绪。移情是助人、抚慰、关心、合作、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。它激发、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,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器。移情不仅能增加帮助他人、分享等亲社会化行为,还能有效地降低侵犯等反社会行为。因此,父母要多提供这样的机会,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生活状态,并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,奉献爱心。

(摘自孙云晓著作《培养爱心好习惯》)

备案号:闽ICP备11014219号-1 版权所有:Copyright©2011 福州三山培训学校

招生热线:西湖校:88086068、87508765  金山校区:86392750 三叉街校区:88017666 蒙古营校区:87551396